电刷镀的应用情况 电刷镀的基本原理
发表人:admin 来源:未知 时间:2012-09-12
今天ug培训为大家讲一讲电刷镀的应用情况 电刷镀的基本原理
电刷镀技术在模具制造及失效修复中,应用广泛。对于一些大型、不易搬动的模具,由于电刷镀的设备比较简单,工艺灵活,携带方便,可以去现场进行表面刷镀。对于模具型腔局部缺陷,或使用后有磨损的部位也可采用表面刷镀进行修补。由于修复周期短,经济效益大,修复费用一般只占工件成本的0.5%~2%,而且修复后表面的耐磨性、硬度、表面粗糙度等都能达到原来的性能指标,因此起到表面强化的目的。将电刷镀技术应用于模具,可使汽车零件(如曲轴、连杆、齿轮等)的热锻模寿命提高20~100%,其主要原因是电刷镀层有良好的红硬性、耐磨性和抗氧化能力 ;电刷镀也可大幅度提高冷作模具的寿命,这归功于电刷镀层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粘着性能 ;采用非晶态电刷镀层,可使各种冷热模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寿命50~200%。
电刷镀的基本原理
电刷镀技术需采用专用的直流电源设备,电源的正极接镀笔,作为刷镀时的阳极 ;电源的负极接工件,作为刷镀时的阴极。镀笔通常采用高纯度细石墨块作阳极材料,石墨块外面包裹一层棉花和耐磨的涤棉套。刷镀时使浸满镀液的镀笔以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在工件表面上移动,并保持适当的压力。在镀笔与工件接触的部位,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扩散到工件表面,并在表面获得电子被还原成金属原子,沉积结晶形成镀层,随着刷镀时间的增长,镀层增厚,从而达到镀覆及修复的目的。电刷镀的设备主包括电源装置、镀笔与阳极以及各种辅助材料。
电刷镀电源装置
电刷镀电源是电刷镀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它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电刷镀的表面准备及温度控制
镀前模具零件需进行表面准备,使待镀的工件显露出新鲜、洁净的基体,以便与镀层结合得足够牢靠。表面准备包括镀前表面加工
表面脱脂及表面除锈等。在刷镀模具的整个过程中,模具和镀液都应在40~50℃下进行操作。
电刷镀溶液
电刷镀技术的关键是电刷镀液的配方。
◆ 表面预处理溶液
表面预处理溶液主要有电解脱脂的电净液和对表面进行电解刻蚀的活化液。
◆ 模具常用电刷镀溶液
① 特殊镍
硫酸镍395~397g/L 氯化钠14~16g/L
乙酸68~70g/L 盐酸20~28g/L
② 镍-钨D合金镀液
硫酸镍395g/L 钨酸钠23 g/L
硼酸31 g/L 柠檬酸42 g/L
硫酸钴2 g/L 无水硫酸钠6.5 g/L
硫酸镁2 g/L 硫酸锰2 g/L
冰醋酸20mL/L 甲酸35 mL/L
氟化钠5 g/L 十二烷基硫酸钠0.01~0.001g/L
随机推荐: